一 产品简介:
科技成果评价(五元价值及价值潜力评价)是指在科技成果产出、管理、转移转化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对成果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上海科评院以客观数据及其技术凭证为主要依据,客观地反映该技术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五元价值。通过转化潜力评价,评估科技成果的技术潜力、市场潜力和团队潜力,为科技成果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技术融资、政府扶持、市场推广、奖项评选和企业投融资等社会经济行为提供参考。
二 服务内容:
(一)科技成果评价
是指科技成果产出、管理、转移转化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对成果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二)科研项目评审
是指在科技项目立项、实施或完成等阶段对项目开展的各类评价(评估)活动。
(三)科技人才评价
是指对科技人才或人才团队开展的评估,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人才的创新能力、成果、贡献、诚信等内容。
(四)科技政策评估
是指在科技政策制定、实施或终止阶段对政策开展的评估活动,一般包括政策必要性、合理性、合规性、可行性、执行力、效率、效果、风险与影响等。
(五)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
是指决策承办单位或者负责风险评估的其他单位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在重大行政决策作出前,对决策事项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预测、研判,提出防范和化解方案,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的活动。
(六)投资风险评估
是指在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从整体考虑投资所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以及不同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对投资风险的综合状况进行总体认识、评价的过程。
三 服务流程图:
四 服务工具:
(一)专业数据库
1、各类专利文献检索以及分析软件,包括但不限于:INCOPAT、ORBIT、智慧芽、佰腾网,各个地方政府的专利数据库平台,商业免费检索系统。
2、知网、万方、维普、慧博、WIND、行行查等其他行业垂直网站,以及政府相关部委的网站。
(二)专业分析工具: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模型、四叶草(转化潜力)模型、科技成果定位模型、ABS分解模型、QCD分析模型、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算模型等。
五 服务标准:
(一)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版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201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版
其他与本项评估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 评价准则依据
GB/T 22900《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DB31/T 1385-2022《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和价值潜力评价规范》
DB31/T 1387-2022 《科技评价服务规范》
其他与本项评估有关的评估标准、规范。
六 服务成效:
上海科评院致力于推广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促进科技评估与成果转移转化。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全面准确反映成果的五元价值,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推动“产、学、研、评、转、投”融合发展,助推科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评价具体应用场景如下图:
七 收费标准及依据:
1、服务团队:科技成果评价团队由评估组和专家组组成。评估组主要成员包括科技评估师、技术经理人等,专家组主要成员包含财务专家、技术专家、投融资专家、管理专家等。
2、收费标准按照工作量计算服务费,人工日计算服务费依据如下表:
序号 | 工作内容 | 单价(元/人日) | 工作人员 |
1 | 资料收集、梳理、成果分析 | 800 | 研究助理 |
2 | 服务方案编制 | 1000 | 研究专员 |
3 | 评价模型研究与建立 | 1500 | 产业研究员 |
4 | 评价报告编制 | 2000 | 评估师 |
5 | 内审修改及专家预评估 | 2500 | 高级职称 |
6 | 专家评审费 | 依据政策 | 高级职称 |
7 | 税费、印刷费、项目管理费等 | 不高于10% |
3、评价报价按照①单项科技成果评价 ②多项成果组合评价实际情况计算。
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是在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业务主管,致力于构建以“产、学、研、评、转、投”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为落实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任务部署,围绕“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开展专题研究,树立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正确评价导向,健全多元分类评价体系,更好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