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年数:4
产品数量:21
服务次数:10
汗液动态监测传感及可穿戴关键技术研发
价格面议
累计成交量: 0
累计评价: 0
B.技术研发
B1.研发服务
B1.1 新技术研发服务
数量
产品详情

服务简介: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中年人受到过度压力的困扰,从而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神经源性疾病(如失眠和抑郁)和猝死的风险。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突破了传统刚性器件变形易损和不可弯曲、延展等缺点,能在人体屈曲表面贴敷,通过非侵入式或接触式等方式实时连续获取人体生理体征信息、,已成为运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集中于运动 (运动状态、运动距离和运动量等)和体征 (心率、脉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信息的获取监控,不具备健康或疾病特异性。发展具有疾病特异性诊断功能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对于个人健康管理及智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皮质醇作为一种主要的压力荷尔蒙,被认为是评估人类压力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帮助个人适应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以及维持免疫功能、能量代谢和电解质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连续皮质醇监测技术对于掌握个体应激反应及潜在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亟需开发患者接受度高的皮质醇连续监测用可穿戴设备。汗液蕴含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皮质醇,且采集汗液是非侵入性,因此发展可穿戴贴片式汗液传感器至关重要。该技术对于正确认识青少年抑郁症程度,缓解青少年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促进健康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社会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服务内容:

体液中分子水平的生化标记物检测是诊断健康或疾病状态的金标准。因此,研究和开发体液检测的柔性可穿戴电化学传感技术是真正打开移动健康管理和医疗监测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种类众多的体液中,汗液是汗腺分泌到全身皮肤表面的一种体液,其成分为~99%的水,以及超过61种生物化学物质,包括电解质离子(Na+,Cl-,K+,NH4+)、代谢小分子(乙醇、皮质醇、尿素、葡萄糖、乳酸)、多肽及蛋白质(神经肽、细胞素),以及游离核酸等。将柔性可穿戴传感器集成于体表并用于检测汗液关键标志物,能够实时、非侵入性地提供相关疾病的动态发展情况。然而,虽然汗液中包含众多生物质信息,但是其中皮质醇含量非常低,且昼夜波动大。因此,有必要针对汗液皮质醇的这一特点,开发新型汗液皮质醇连续监测可穿戴传感器。项目采用上海理工大学课题组特有的掩膜加涂覆工艺设计轻巧小型的传感器工作电极,开发智能分子印迹水凝胶在制备组装、单体识别、筛选响应工艺,实现皮质醇高灵敏及高选择性电化学检测。采用微流控通道设计,构造密封性良好的液体毛细沟道,实现汗液主动式、低刺激、无污染的快速提取技术。最后,针对可穿戴皮质醇传感器的监测信号特点,开发集信号读取、滤波、放大和模数转换电路,通过小型化单片机、柔性印刷电路板等与传感器集成,得到一体化可穿戴汗液皮质醇连续采集及监测设备。

 

适用范围:

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



服务流程:

  • 双方沟通洽谈,签到合同;
  • 乙方启动皮质醇传感器研究及可穿戴设备开发;
  • 甲方按照标准验收,完成交付。



收费标准:

  • 签定合同,甲方支付50%的经费;
  • 项目验收后,支付余款。


服务团队:

朱志刚,男,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微纳米加工技术制备各种传感材料与柔性器件。获批上海市“东方学者”、“曙光学者“,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国际研究员、美国Drexel大学访问教授等称号,目前是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国际刊物Frontier in Materials副主编、中国微纳米技术协会生物微机电系统技术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担任英国EPSRC评审委员会成员,基金委信息/工材学部通讯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英国EPSRC项目会评专家。2005年以来在JMCA, SAB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H-index=29),其中被SCI收录90篇(中科院二区以上44篇,ESI高被引3篇),论文被引用超过3200次,单篇最高被引369次。目前与江苏鱼跃医疗、上海辰光医疗、仁济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等单位有密切的产学研合作。



机构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包容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容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材料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6个。

联系我们
联系人:
黄卫东
联系电话:
55271925
联系地址:
上海,杨浦区,军工路516号格致堂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