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年数:6
产品数量:4
服务次数:--
基于大模型的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
价格面议
累计成交量: 0
累计评价: 0
B.技术研发
B2.专业技术服务
B2.3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数量
产品详情
  1. 一、服务简介: 

目前通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各个行业都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通用大模型虽强,但“术业有专攻”。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业务流程和数据特征。通过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我们能够将这些行业特性深度融合到通用大模型中,使其“入乡随俗”,更加精准地服务于特定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模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极大地拓展了通用大模型的应用边界,让AI技术更加贴近行业前沿,助力单位实现智能化升级。具体来说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 1)提升模型针对性与有效性
  2. 通用大模型虽然具有广泛适用性,但在特定行业或领域中的表现往往有限。通过行业微调,可以将模型训练或调整以适应特定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提高模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2)降低训练成本:
  4. 相比从头开始训练一个全新的大模型,微调预训练模型可以显著降低训练成本和时间消耗。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通过微调来适应特定任务需求。
  5. 3)满足个性化需求:
  6. 不同行业和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微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模型参数和输出格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这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7. 4)优化模型性能
  8. 微调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特定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来指导模型训练。这有助于优化模型性能,提高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
  9. 综上所述,通用大模型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对于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模型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10. 二、服务内容:
  11. 通用大模型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
  12. 1)需求分析
  13. 首先明确客户在特定专业领域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特定任务(如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和性能指标。
  14. 2)模型选择
  15.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这些模型可能已经在某类专业领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16. 3)深度定制,精准匹配
  17. 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对通用大模型进行深度定制训练。通过引入行业特定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微调优化,确保模型能够精准理解行业语言、把握业务逻辑,实现高效精准的智能化服务。
  18. 4)高效迭代,持续优化
  19. 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提供持续的迭代优化服务,根据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不断调整训练策略、优化模型参数,确保模型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我们紧跟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为模型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20. 5)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21. 我们深知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提供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我们提供多种部署方案供客户选择,以满足其不同的数据安全需求。
  22. 6)模型评估
  23. 通过一系列评估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来测试微调后的模型性能。

  24. 7)部署与集成:
  25. 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与客户的系统或服务集成。
  26. 8)用户支持与培训:
  27. 为客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使用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使用模型。
  28. 9)性能监控与优化:
  29. 监控模型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根据反馈进行优化,以应对新出现的挑战。
  30. 综上,通用大模型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是一项集高效性、精准性、灵活性和安全性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途径,让AI技术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1. 三、服务范围:
  32. 各个行业对专业领域模型训练及微调服务有需求,希望通过通用大模型的专业领域训练和微调,来让AI技术更加贴近行业前沿,助力单位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单位。

  33. 四、服务流程:
  34. 需求分析——数据收集与处理——模型选择——定制化训练——模型微调——模型评估——部署与集成——用户支持与培训——性能监控与优化

  35. 五、联系方式:

    • 研发中心:洪镇洲 18616645870
  36.  


机构简介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7年,已从科研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应用开发型的科技企业。成为一个以技术创新和自主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和信息服务为主业,立足于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的研究开发领域有大数据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智能化交通信息系统、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等。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以资产为纽带,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形成了所本部、各控股公司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协作、联合攻关的发展格局,采用集团化管理模式,走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途径。目前已有近6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并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庞晓敏
联系电话:
62108865
联系地址:
上海,静安区,愚园路546号8号楼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