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年数:4
产品数量:--
服务次数:--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植物中心”)依托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运行,于2020年3月16日起成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独立事业法人科研机构。“十三五”期间,分子植物中心按照“一体两翼”(以分子植物科学为主体,促进与昆虫科学和合成生物学为两翼的交叉研究)的学科建设模式,全力巩固、发展各自学科优势与特色,推进交叉集成、联合攻关,进一步充实提升已有优势领域,形成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发展战略定位、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的创新团队。截至2020年底,分子植物中心共有在职职工413人,其中科技人员275人、科技支撑人员55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引才计划”顶尖千人1人、创新长期项目1人、青年项目17人;中科院“引才计划”29人,上海市“引才计划”8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等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现有在学研究生621人,在站博士后103人。 为保障各项科研任务的有序顺利开展,分子植物中心完善科技支撑条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立了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所级中心”)。所级中心已建设有细胞结构分析技术平台、电镜平台、代谢组学与蛋白互作技术平台、植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仪器开放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或功能单元。“十三五”期间,各平台支撑科研团队发表原创性科研论文1073篇,其中发表于Cell、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284件。水稻广谱抗瘟抗病性的分子机制解析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制及植物能量代谢和环境应答调控机制”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所级中心是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成员单位,也是上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重要组成部分。所级中心能胜任上海及周边地区在植物、微生物、昆虫等生物技术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所需要的技术支撑能力,是华东地区植物研究方面最具特色的平台之一。所级中心实行开放共享,拥有标准化的预约使用系统,除完成分子植物中心内研究组科研检测任务外,还充分发挥平台的特色,与区域中心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如中科院神经所、生化细胞所、营养与健康所、巴斯德所、药物所;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师大、上师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山医院、仁济医院、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蓝木化工、都创(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联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刘莉
联系电话:
54924211
联系地址:
上海,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资质证书
暂无数据 >﹏<